2011年3月24日星期四

做个“规则”爱好者,民主才有希望

做个“规则”爱好者,民主才有希望

  

彭晓芸

这两日,经历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在某微博大户“织”了一段时间“围脖”之后,由于对其屏蔽、删帖的不透明小动作的不满,我宣告停止更新以示抗议,诉求的目标,不是立即去掉这一中国特色的网络审查制度,而是希望他们做到告知和不“忽悠”,即便把微博视为一个游戏,也要有关于公平游戏的规则。这在国内并非没有企业做到,另外一个知名小区,就可以做到隐藏或删除你的微博,发系统消息通知,且附有操作的管理员编号,还可以申请复议,取回你的微博。

当我发出停止更新的抗议之后,既有赞赏的网友,也有不少人认为我简直是不谙国情,小题大做,太较真了。很多劝慰挽留我的人,他们的理由是,我们要利用这个平台,做更重要的事情,潜台词里面,自然有追求自由民主的意味。我不是说这样的策略毫无道理,也不是认为只有“用脚投票”一种抗议剧码——诸如萧瀚以“转世”的方式来标记被限制的次数,如今已经到了“萧瀚微博四十世”,这就是一种更积极的抵抗方式,更不是说追求民主大业遥不可及,不是当下的议题,只是想要从这一现象,获得一个自我教育和文化反思的视角。

中国人是“潜规则”爱好者

在中国社会,经常会听闻这样的事情,公务员考试要找后门,生孩子要给红包,买火车票要托熟人,乘电梯不靠右边站,开车随意变道……甚至于,想做好事也得绕个弯子,先破坏规则拉好关系做好铺垫。如果你规规矩矩行事,你会发现寸步难行,哪里都有挖好的坑让你一头栽进去,人们莫不沮丧。久而久之,不守规则就成为司空见惯的事情,如果谁在这个时候——尤其是找了个比较小的议题来认真,那么,人们就会笑你“傻”了。

这其实是国人的普遍心态,不管消极抵抗还是积极抵抗,在更多的人那里,可能有点庸人自扰。只要不是毒奶粉,不是强制拆迁,不是贪污巨款,不是杀人越货,实在不值得抗争,国人设置的底线在一步步下移,忍功了得。这其实都是深厚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基因在作怪。简言之,中国人似乎不是“规则”的爱好者,他们对规则不太感兴趣,更注重实际的结果。当然,这里的规则,指的是明规则,而不是潜规则,如果指涉潜规则,那么,文章标题可以改过来:中国人是“潜规则”的爱好者。

至于什么是潜规则,这里不必赘述,应当说,我们每个人都深谙其道,只不过有的人聪明善用,有的人笨拙不善变通。“聪明”的人如唐骏,“骗到所有人就是成功”,“笨拙”的人如方舟子,不讲人情世故,常常让中国人咬牙切齿,认为他简直较真得不像中国人(因为往往是老外搞起学术批评才丝毫不留情面,不讲私谊)。

民主转型就是规则建构运动

那么,昭彰的“真规则”到底重要不重要?想必在社会治理制度化程度高的地方生活过的人,都会深有体会:文明社会简直就是由一堆“烦死你”的规则建构的,且不遵守的代价极高。但在法治仍有待完善的中国,规则往往被弃如敝履,缺乏对规则的恪守和建设。

其实,民主转型的过程,何尝不是一场规则的建构运动呢?假如当我们发现中国的民主化进程有所停滞,公民社会的发育刚刚萌芽却又饱受内外交困的夹击,可能容易发现,除了“体制性拘谨”(学者孙立平指出,“在我们的社会中有一种过分估计社会动荡的可能性,不恰当地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结果是使许多应该做的事情不敢去做,应当进行的改革无法向前推进的倾向”,这种现象,他称之为“体制性拘谨”)的根本原因,对于民间社会来说,则是其自身的公民意识仍然有待养成。前者需要政府摘下“维稳紧箍咒”,让民间社会释放活力,这非民间可左右,需视乎政府的政策考虑;而后者主动权则在民,也是当下公民社会自力救济和公共意识转化的关键所在,值得引起关切。

从厦门PX化工厂、广州番禺垃圾焚烧厂等项目的集体抗议,到去年的上海大火十万市民献花行动,以及近期的新闻热点——钱云会事件引发的“公民观察团”,公民力量应当说在强有力生长中,但比较让人忧虑的是,这些公民力量目前仍然缺乏从公民行动发育为社会运动的内在能量和外在土壤。公民行动和社会运动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偶发的公民抗议或公民诉求,后者则是提出要求的持续运动,组织化程度较高。但是,目前的困局在于,政府方面基于追求稳定的强烈动力压抑了公民社会的发展,而持续社会运动需要社会成员对于规则的高度认同和建构能力,这方面民间意识则远未觉醒。如此双重桎梏之下,企望由散发的或匿名的集体抗议行动而转化成为真正的社会变革,恐怕并不现实。

如香港学者张德胜在其1989年出版的著作《儒家伦理与秩序情结》中所指出的,中国社会似乎有一种强烈的追求稳定的秩序情结,他通过这本书把中国思想中的“闻乱色变”心理情结阐述得很到位。如果对照这些年中国所呈现的维稳力度,可以说,渐渐走入死胡同的维稳逻辑和维稳情结,确有其内在的政治动力和文化渊源。吊诡的是,一个追求稳定的社会,按理也应当是一个爱好规则的社会,可是从官方到民间,规则却形同虚设,常常被无情践踏。这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其实他们追求的稳定,并不是真正的井然有序,而是一个没有安全阀的高压锅表面上的宁静,却忽视了里面正在沸腾的一锅粥随时可能引爆。如果当下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无法以获得社会共识的规则来缓和与归置,公民社会蠢蠢欲动的能量没有得到释放,那么,这个国家可能真的会成为一个高风险社会。

哈佛大学教授裴宜理曾经指出,中国政治秩序的特征一直都有能力维持(并且在某些时候甚至是激励了)大规模的大众抗议而同时不破坏掉体制的基本支柱。在她看来,只要中国的大众抗议是针对“人”而不是“规则”,那么,所谓的社会变革,就始终是不可能的事情。从这个维度来看,学会抓住规则作技术性抗争,是比较可为的空间。如近期广州人大会议“晒”缺勤代表,将出勤情况在媒体公布,这与台湾由40多个民间团体结盟成立的“公民监督国会联盟”公布立法委员出勤统计,颇有异曲同工之妙,不同的在于,后者由公民发起,社会参与度更高。又有院士钟南山大曝亚运经费问题,也引起了高度关注,这些,都是对规则的强烈诉求。

 摘下“维稳紧箍咒”,“激发社会活力”

当下房价高企,中国社会买不起房的人占了多数,但我们几乎没有听说过什么成形的、针对此一议题的社会运动在这片土地上被激活起来,除了“恨爹不成钢”的抱怨和“买还是不买、房子都在那里”的网络喧嚣,似乎我们只有“宣泄”这一种抗议模式,而对有趣的、试图解构现实困顿的公民行动到社会运动完全缺乏想象力。而在社会运动活跃的台湾地区,早在20年前,就诞生了著名的“无壳蜗牛”运动。1989年8月26日,有别于杀气腾腾的抗议活动,台湾人发起了一场非常软性且带着幽默及讽刺气氛的“万人夜宿忠孝东路”, 四五万人如骨牌般依次躺下,还保证“睡姿优雅” ,场面蔚为壮观。同年9月28日,又发起了“百对无屋佳偶结婚典礼”,新人在帐篷“洞房”,为他们的爱情留下了带着几许辛酸却又无比丰满可爱的影像资料,成为那一段历史和社会状况的有力见证。

如果按照大陆的“潜规则”,人们要问这些社会运动有用没用?如果没用,也许很多人会觉得,那不过是行为艺术,有什么意思?庸人自扰,多此一举!确实,“无壳蜗牛运动”要说成效,这一系列轰轰烈烈富有想象力的社会运动,是直到20年后的今天才产生真正的政策影响的。借着被视为2012年选举前哨战的2010年“五都选举”,他们向政府提交了建议书,一周后,2010年10月,马*英*九会见了“社会住宅推动联盟”代表,承诺采纳其“社会住宅”计划。

一项运动,坚韧地爬行了20年,留下了公民社会焕发活力的火种,衍生了三个至今发挥作用的组织,连接社会、知识界与官方,各有所长,各司其职,有的务虚(作政策研究),有的务实(如帮助孤寡老人、残疾人、遭遇家庭暴力的妇女等寻找廉租房的崔妈妈基金会)。

如果更细致地了解“无壳蜗牛”运动的20年史,恐怕我们不得不对隔岸的同胞那惊人的创造力和毅力表示敬意,更为重要的是,这20年,他们摸索出了“规则”,光是议事规则就有厚厚的一叠叠章程、手册,他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后来者在那些既有规则上践行,发展,便有了丰硕成果。

如果以为规则是现成的,那只能是认可目前暮气沉沉的社会“潜规则”,继续做沉默的大多数,缺乏建设社会、公民自治的想象力。如果认为社会是我们自己的,那么,每个人都可能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发展出对“明规则”的渴求,进而越来越对“潜规则”零容忍。

所谓的民主,并不是一个想当然的最好的制度,它只是一个最不坏的制度。而它的好处在于“透明”,在于它最大限度拒绝“潜规则”。

从温家宝提“政改”到胡锦涛提“社会管理”,其中有一个要点值得民间社会加以最大化运用的,就是胡锦涛提出的“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这一表述可理解为中央政府也并不乐见一个死气沉沉、鸦雀无声的民间社会,谁也不愿意当信息难民。而某些官员为了保一方“平安”、为了保自己任内人民不出声,不抗争,运用他们手里不受监督的权力滥用国家机器乃至社会力量来进行高压维稳,实际上就是试图对着活力四射的猴子,念紧箍咒让他安静,但这不是真正的和谐。“猴子”由于头痛而不得不停下来,只会在紧箍咒的间隙激起更大的反弹,可以说,以念紧箍咒为手段的维稳已经成了政治上最大的不道德,只会窒息民间社会的活力和智慧,从而使得这股社会力永远也转化不成良性的政治力,恐导致即便自由转瞬降临,整个社会也准备不足。

    民间社会如何在体制框架中谋求社会变革的时间和空间,这需要理性思维、柔性思维以及足够的专业能力。即是说,民间应当在敦促政府治理“专业化”(制度化、法治化)的过程中,也学会以“专业化”(鼓励精英参与、分领域实践公民权益非暴力抗争、细化诉求)运筹社会运动,提升官民博弈的技术含量,这可以最大限度降低未来民主转型需要付出的代价。

我的小实验:一次有限抗争,请给媒体人一个规则



【写在前面的话:感谢诸位认识的、不认识的朋友们,关注这一场有点冗长的规则爱好者小实验。如果观看这个过程让人有点审丑疲劳,请及时转换频道,看看新闻联播;请贯彻学习胡总书记最新讲话精神:领导干部要带头遵守宪法,我的学习心得是:人民群众要学会依法生存。恰逢新闻盛世,为了学以致用,进行了这场法治小实验,全程直播,把一切摊在阳光下。
如果您愿意,您可以在您的微博像我一样,给自己贴上一个标签,叫做#规则爱好者#,表示您曾经围观了另一个规则爱好者。

彭晓芸2011年3月28日更新以下内容:
1、
2011年3月28日13点25分,在家中收到了特快专递。感谢广东省出版集团属下的时代传媒有限公司,终于成全我的诉求,送来了解聘通知书。非常好,这就是我想要的-----历史凭据,上面没有写解聘理由,说明不是我不胜任工作,而是其他原因,去年至今南方几个媒体的评论部均遭清洗,这一届政府应负总责。
2、
我只是希望探索一下,他们能怎样个零成本作恶?现在证明,他们其实无法零成本,如果你跟它较真的话。较真,个人空间也许会变小,但我认为值!非常值!后来者可以追问,你凭什么打压我,我们都要规则,他们作恶的空间就小了。
3、
至此,我的这一次有限抗争小实验已获得有限胜利:凭证有了。理由没有,没有理由就是理由。
出版集团是不是在替上面背黑锅?历史将会说话,不会任人打扮。
一切摊到阳光下,尊严才灿烂!以这篇我策划编辑的媒体人就李鸿忠事件及新闻人职业尊严发言作为本次抗争广告词:
感谢这段时间所有鼓励我,陪伴我走过的人!也感谢打压我的人,我与你们当中的任何个体无任何私人恩怨,我为难的,不是曾经作为工作领导乃至朋友的你们,而是当下你们解聘我的这一项职务行为。


彭晓芸 2011年3月24日更新以下内容:
事情时间表简单回顾:
1、
2010年12月9日 星期四
  由我负责统筹的时代一百人特刊发行,不过见报日期印刷为12月13日。此后几天我写过情况说明,详细交代整个特刊制作的来龙去脉,这本质上是一个市场部项目,我被借调为策划统筹人。
  特刊签版人为当时的副总编,但特刊封面副总一级的两个署名在签版时被要求去掉,否则不给我签版,我服从了。 
2、
  2010年12月23日 星期四
  下午,社长找我谈话,要求我必须立即辞职。我没有答应,说必须给我时间,我要和我的评论部团队成员谈谈看。
  社长谈及什么补偿和秘密协议的,我拒绝了,我说,即便是我答应辞职,一切按照劳动合同法,法律办事,我不可能为了什么补偿费而让自己的职业生涯带有污点。
  追问要我辞职指令来源,无果。 
3、
  2010年12月24日 星期五
  下午,社长再谈,极其迫切,甚至希望我周五这天立即交辞职报告。我说周一再答复。
  周末,我和评论部成员诚挚交心,他们是我最好的工作伙伴,我本以为从大局出发,是不是我尽快妥协会给他们还留在时代周报的成员留下相对较好的空间,因此我几乎要答应主动辞职。但他们说:争你的权益,就是争我们的权益,你不在,评论部的权益和空间就无从保障。
  
4、
  2010年12月27日 星期一
  上午,新来的副总编辑与社长谈过,希望说服社长留我在时代周报继续工作。
  下午,社长再约我谈。说是让我至少必须先休假。当天,我奉命按照要求交了休假报告,上面并无写明休假期限。
  
5、
  2011年1月7日 星期五
  下午,时代传媒公司分管人事、行政的副总经理约谈,叫我辞职,谈及所谓的补偿,我拒绝并且正式提出两个问题:1、特刊我程序上并无问题,没有签版的内容是不可能到达印刷厂的;2、撤我的主任职务,我愿意承担,但是如果要我主动辞职,我是不会主动辞的,要求报社必须开出文件,写明理由,报社采编宣读,我才会办理离职。
  再次追问要我辞职指令来源,无果。
  
6、
  2011年1月8日 星期六
  天涯出现这个帖子,我对「时代周报」评论主编彭晓芸离职事件说句话
    开始试图混淆视听,把舆论的关注点引到办公室政治,而不是新闻审查等政治议题,试图污名化我。
  可惜其中提到的所谓跟我有矛盾的同事发过短信来表示支持我,我也很明白,这种写作水平如此低下的帖子,绝不是干采编的同事写的。
    
7、
  2011年1月10日 星期一
  报社开全体采编大会,所谓的辟谣,说彭晓芸只是休假,并没有正式决议要她辞职。富有正义感和新闻理想的新任副总编还同时严厉谴责天涯的帖子,说这种帖子无论是谁发的,都是严重损害报社形象的,都是很低级的伎俩。同时也代表社长意见,说肯定彭晓芸过去对时代周报的贡献。
  
8、
  2011年1月17日 星期日
  新来的副总编突然约我谈。说社长傍晚找过他,要他转告我,要我辞职,越快越好,甚至希望我当天晚上就递交辞职报告。
  我很愕然。
  
9、
  2011年1月18日 星期一
  社长上午电话我,叫我中午12点半到达报社谈话。
  社长承诺,让我等通知我回来上班。我笑称,只要不是叫我回来做前台小姐,能够写稿,做个评论员,我都可以接受。
  当然,我也对如此骤变感到愕然。
  
10、
  春节,春节前我领到的年终奖被扣罚一半,12月份的工资被扣罚20%,理由是责任事故。过年前,2010年下半年公务报销及垫付稿费依然没有发给我。至今也没有。
  
  春节后某日,开过年会的同事传达时代传媒公司副总经理让他传递的意思,说是让我开个价,然后尽快辞职走人。我拒绝了,还是要求开出文件来,说明什么理由解聘我,最好是抄送省委宣传部。
  
11、
  2011年2月28日 星期一
  收到一月份到账工资372元,想要以超低薪逼我走人的意图昭然若揭。
  当时我打过电话给分管人事和行政的副总经理,他未接电话。打给社长,社长说不知道,我希望给个说法,但此后一直无人联系我解释这样的工资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报社同事知情后说,至今也没有宣布免去你的部门主任一职,没有理由扣你工资。
  
12、
  2011年3月24日 星期四
  收到2月工资482,比上月进步了一百块。致电社长未接,致电集团董事长提出我的诉求:1、程序和规则,私下勒令我辞职却召集采编辟谣,敢做不敢当,于是我要求发文件给出解聘理由;2、谈封口费我不要,不代表可以耍流氓扣发我去年正常报销、垫付稿费及收入;3、我是奉命休假,既然是任务,工资一分也别少。 该董事长表示,他会去了解情况。

最后继续娱乐一下:【童鞋们说:时代总归在进步,不是还多了110块,扣除通胀因素,实际收入还是有增加的。 我回复道:上次抗争一下,猛涨26.88%呢!】  
  
彭晓芸 2011年3月1日更新以下内容: 
  
  【请相信我是理性的主体】微博一些人陆续找到我,说要捐款,谢谢好意!但需要说明,我主张的是有限抗争,何谓有限抗争,在我以为,便是目标不高远,不诉求政治民主,而是诉求给我一个规则,公开透明地处理,不暗箱操作;此外,作为抗议主体,我反对悲情,我做的事情是我所能够承担的。
  
  请每一个配合作恶的决策者负起你的历史责任来!
 
 感谢新浪微博,腾讯微博,推特上诸位声援,但千万别变成帮我讨薪,
  
  这不是一个讨薪事件。
  
  在这种体制“潜规则”之下,选择说出来,自然就是选择任人宰割。关键在于媒体人打算如何面对未来?如何推进新闻自由?而不是继续倒退?今年是一个新闻自由倒退年,已经不能再坏了!
  
  可能有些人还是不了解事情前因后果。那就先看这篇:
请给自己一点想象力,给别人一点空间
  我的有限抗争已经持续了两个月了,从12月23日至今,被找过谈话六次,不含最近一次非直接谈话的探口风。如果集中在讨薪,那就中他们计了,议题依然是书面凭据和个体责任。
  
  公布这个工资,只是持续性地公布他们的一切决策,这是抗议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让公众知道,这些所谓的作恶,究竟是如何实施的?如何一步步从高层到基层落实的?什么力量会起作用?
  
  也不要悲愤,没有什么可悲愤的,把一切当作有趣的课题和试验。
  
  我希望提出一个议题,这种阿伦特称之为平庸的恶,有无人负责?无人负责状态的D国体制,难道所有作恶只是推给那个空无一人的D吗?D在哪里?GUO在哪里?个体在哪里?
  
  我希望改变过去媒体人被打压了之后低调,隐忍,一声不吭的状况。今年长平等人已经进行了这种抗争的示范。媒体人面对打压,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拿钱走人闭嘴,要么进行抗争。我的嘴从头到尾没闭上,一直在微博以及文章中持续披露进展,所以,我已经放弃了第一种选择。
  
  多数人基于我们整个组织系统过去的惯性,由于人情私谊而不好意思进行公开抗争。但我从和领导的第一场谈话就已经说好了,这不是私人事务,我也不是针对你个人,而是针对你的职务行为。
  
  另外就是有人会认为公开抗争是高调张扬,是不好的行为。是怎样的文化基因,导致了国人认为低调是个美德呢?要看什么样的事情高调,什么样的事情低调。被打压,尤其是面对作恶,再不一点一滴地去抗争,谈何民主?我不相信民主是豁出去上街一天解决的。
  
  推特公开消息合辑:

      
    1、今天才收到1月份的工资,372元。最后一次收到工资是还未休假的12月份,被以责任事故扣罚百分之二十,春节前的年终奖罚去一半,去年半年的公务报销至今一分钱没报,我垫付的专家稿费也未给。广东省出版集团,请你们作恶做得像成都商报,给出一个文件来,并全报社宣读,我才会办理离职手续。(2月28日)
    
    2、以经济手段逼我主动辞职,我是不会配合的,我明白他们的计划了,就是每月发372元,发到合同到期为止。既然是国家机器作恶,开出文件来,不是让你们自己某种程度上减少罪感吗?拿不出文件来,我有理由认为是广东省出版集团在给广东省抹黑,制造广东媒体肃杀的气氛,制造打压媒体的事实。
    
    3、前几天,有个曾谈话勒令我辞职的副总经理委托我的同事来探口气,要求我开个价,我拒绝了,还是要求出文件。我不明白他们为何那么指望我开价,那么指望我主动辞职,而又发不出文件来,一个文件,对他们来说那么重要吗?为何不敢像其他报社那样,有文件并上报省宣?唯一理由是他们怕被上面责问处理不当。
    
    4、从一开始,出版集团就惊慌失措,处理不当了。中*宣*部明明只做了一个动作,发了一条禁令要求各个报纸不要转载时代周报选赵连海的新闻,时代周报却立即撤下整个专题而不是只是删掉赵连海,还主动写检讨,主动交代回收报纸,主动交代专题策划人操作者。好吧,我只能原谅他们一是没经验,二是自保确实重要。
    
    5、我很同情这些基层官僚,他们左右为难,如坐针毡,如果缺乏经验又缺乏勇气,下手轻了,怕上面怪罪,下重了,外媒关注变成政治事故,怕上面怪罪。基层官僚作恶是不自知的,甚至理由十足的,他们永远有个“上面”笼罩着,成也上面,败也上面,就是从来没有他们个人作为主体的理性和责任。
    
    6、这一次的有限抗争,我只是提出一个议题:每一个个体都必须承担自己的历史责任和道德责任。我不喜欢任何人说我勇敢,我不勇敢,作了许多妥协,目前的这个结果,作为理性主体,我完全可以承担,公布过程,不是为了讨薪,而是为了将这个国家是如何丧失言*论自*由,新*闻*自*由的过程,慢慢地呈现出来。
    
  总结:
  1、要么拿钱走人闭嘴,保护好“组织共同体”的颜面,袒护好这些基层官僚作过的恶,要么就是进行有限抗争。我不是勇敢,也不是不喜欢钱,只是不能容忍一切阴暗的交易在自己身上发生。和那位副总经理有过一个对话,他责备我说出我的遭遇,说必须内部解决,我回答说,我不是跟你恋爱分手,无义务保密。
  
  2、个体的抗争有价值但不必过誉,每个人都是理性主体,都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想做什么,每个人的时间表也不一样,不必追求一致。我也会看别人,然后审视自己,觉得自己写文章还小心翼翼地绕弯子,够怯懦的了。
  
  3、妥协到什么位置,前进到什么地步,一定要视自己的能量,能量到了哪一步,就走哪一步,超出或远远低于自己能量的,要么过于勇敢,要么过于犬儒。勇敢与怯懦,不是跟别人比出来的,而是跟自己的时间轴比,每一天都在进步,都在自省,那就问心无愧。
  
  4、有个媒体人说【好离好散嘛,没多少钱的事,为什么搞得那么难看呢?】,告诉你,我就是要每一个作恶的个体,要么承担责任敢作敢当,出文件具名,要么,就要你难看。让作恶者难看,也是我的个体责任。当然不是为了这点钱,为了钱早第一时间秘密协议了。
  
  5、体制的邪恶是如何实现的?通过亲身经历的个案,我一直在思考。它通过无责任无证据的潜规则暗中实施。从第一次找我谈话,就要我提要求,所谓的花钱买稳定,维稳维到每个人头上,可惜我一直不上套,我再三说了,我不是不爱钱,但不容忍潜规则和交易。哪个下令开人又要求低调处理的,哪个必须负责。
  
  最后,娱乐一下一个推特网友的对话,谢谢收看!
  @pengxiaoyun:晓芸童鞋表示:承受得起! RTlelige(@lelige) 每月77元的房租竟占了工资的四分之一,太贵了! RT @Pengxiaoyun: 晓芸童鞋又感觉像读研究生了,每月补助三百多,勾起了我愉快的学生生活记忆。【转自推特】